踝關節扭傷時該如何處理
步驟一:立刻停止走動,讓受傷的部位休息、抬高。
步驟二:用塑膠袋裝一些冰塊或冰水,或直接以冰毛巾覆蓋在扭傷部位。
步驟三:外面用彈性繃帶、毛巾或布條等包起來,施予適當的壓迫作用。讓受傷的踝關節休息,才不致使受傷的組織範圍擴大。
處置的原理
冰敷、壓迫及抬高的目的,則在幫忙血管收縮,壓住破裂的的微血管,減少繼續出血腫痛的趨勢。換句話說,即是希望達到止血、止腫、及止痛的效果。
這間歇冰敷加上持續包紮壓迫的急救,必須持續二十四小時以上,直到給合格的醫師診治為止。在這段期間,盡量不要用受傷的腳來著地走動,最好完全不做任何的腳部活動,直到腫痛消失為止。
給合格的醫生檢查的目的
單純的韌帶扭傷,還是合併骨折、脫臼或其他肌健等組織也一起受傷,在處理上有所不同。
韌帶扭傷分為三個等級
【第一度的韌帶扭傷】是最輕微的,只會在受傷的局部出現輕微的腫痛或淤血現象,而韌帶的功能及強度並不受影響,一般在一兩星期內會完全痊癒。
【第二度的韌帶扭傷】這個受傷的部位,會出現較明顯的腫痛及瘀血現象,而韌帶的功能及強弱都會減弱,因此比較難很快的治癒。
【第三度的韌帶扭傷】,或【韌帶完全斷裂】。
這是最嚴重的受傷,不僅是局部會有明顯的瘀血現象,更重要的是那條韌帶的功能會喪失,因此會出現不正常的關節鬆脫或不穩的現象,而影響那個關節的活動功能,並且容易再次受傷,連累其他的組織也一起受害。而退化性關節炎或習慣性脫臼,更是常見的後遺症。